Board logo

標題: [相機] <請問QSI 583wsCCD > [打印本頁]

作者: HL1986    時間: 2010-10-17 16:08     標題: <請問QSI 583wsCCD >

大家好.
原本一直鎖定SBIG ST8300M,最近好不容易爭取到預算,所以就向OPT scope 預定下去
但OPT 一直都處於無貨中.客服也客氣的回說,一但拿到貨就會出,如果無法等.可以退定.其它網站也沒庫存

最近剛好有機會出差至美國,想想同一等級CCD 的 QSI 583WS +Astrodon LRBG如果Hand carry
雖然以比ST8300M貴了近600USD,但少了關稅運費(~8%+100USD delivery),好像可以一拼.

比較讓人擔心的是QSI 下載一張圖要20-23秒,比ST8300慢了近10",不過好像有解決
http://www.bisque.com/sc/forums/t/7580.aspx
http://kizny.com/astro/qsi-583-new-firmware/

不知網上使用ST8300 or QSI 583Ws的網兄有無建議(問的有點模糊 )感謝!!!
作者: mack    時間: 2010-10-17 18:49

如果你能跟美國賣方講好,請他們在Packing list, Invoice上註明“DIGITAL CAMERA”
就免進口稅。WTO會員國間DIGITAL CAMERA進出口是免稅的。

不過真想建議的是買FLI ML8300啦!
作者: HJL    時間: 2010-10-17 19:00



QUOTE:
原帖由 HL1986 於 2010-10-17 16:08 發表
比較讓人擔心的是QSI 下載一張圖要20-23秒,比ST8300慢了近10",不過好像有解決

QSI 的 Nelson (老闆?)曾經為此辯護,他的說法是,較慢的下載速度,
電路造成的干擾最低,所以 QSI 宣稱市面上他們的讀出雜訊最低。

這麼慢的讀出雜訊,影響的是對焦與取景。我的解決方式很簡單:

對焦時,我不用測量 FWHM 星點大小然後畫曲線的方式,因為這種
方式容易受到風與 seeing 的影響,數字會來回跳動。FWHM 法用在讀取
資料較慢的相機如 QSI,也太花時間。我都直接用 Bahtinov Mask ,
在電腦上放大目視判讀。可以在二分鐘內,精確到 Robofocus 電動對焦
按鈕一格以內的程度。連不同濾鏡的焦點相差幾格,都可以精確測出。

取景時,我用 4x4 bin 全幅拍照,節省很多下載時間,因此也不成問題。
作者: rogerrao    時間: 2010-10-17 20:12

HCL兄選擇QSI583而不是ST8300的原因是?
可以分享一下您的想法嗎?
作者: HJL    時間: 2010-10-17 21:34



QUOTE:
原帖由 rogerrao 於 2010-10-17 20:12 發表
HCL兄選擇QSI583而不是ST8300的原因是?
可以分享一下您的想法嗎?

五個簡單的原因:

1. 整體設計比較輕巧,尤其 QSI 的濾鏡盤採內建設計,組裝起來我比較習慣。

2. 耗電量較 SBIG 的少(1.8A vs 3A),萬一要用電瓶推動,氣會比較長

3. QSI 有提供適合 Canon EF 鏡頭的接環。意思是我手上的東西都可以用,
不必替每一種望遠鏡另外打造距離適當的接環。

4. QSI 採用 1.25" 濾鏡,比 SBIG 用的 36mm 濾鏡便宜。光濾鏡組的
錢就可以差很多。(QSI 因為設計的關係,濾鏡與 CCD 距離很近,因此可以
用比較小的濾鏡,而不至於造成周邊減光)

5. 最後是公司的形象。他們是做科學儀器起家的,跨入天文攝影只是最近
的事情。他們的老闆也常常上 Yahoo 與用戶對談,論點都有科學依據,
這點給我不錯的印象。
作者: rogerrao    時間: 2010-10-17 21:58

感謝HCL兄詳細的心得分享~~~^_^
作者: 蔡逸龍    時間: 2010-10-17 22:35

HJL寫得很有說服力  
如果我要這級距產品, 看了這番見解, 大概也會投向QSI吧
作者: HL1986    時間: 2010-10-18 00:45

感謝大家的回應.
Mack兄, FLI高攀不起ㄚ!
也感謝Dr.Lin的詳細的解釋與經驗談. 非常同意. 其實也是看到Dr.Lin的平地天文照才注意到QSI
我附上網站的版主也讚賞QSI回應眾多使用者抱怨的聲音,而積極回應改版firmware. 讓538ws 可以4*4 bin
"The long donwload time and lack of fast focus mode was commented widely by customers on a Yahoo QSI support group a few months ago and finally, on Feb 21 2009 QSI released the firmware upgrade addressing this issue and also adding bin 4×4 mode for fast framing"

小弟的原因比較無俚頭,因為有現貨.等ST8300,可能貨沒到,預算就歸庫了
再次謝謝大家的意見.
作者: arthur    時間: 2010-10-18 12:22

ST8300M的濾鏡盤雖然是分開賣, 但是組合時會拿掉原本ST8300的前蓋, 所以除了那條I2C線, 使用上還是一體的.
LRGB濾鏡的合購價$300還ok, 但其他三片窄頻濾鏡組就會比1.25"貴$100.
EF接環是個問題, 但$199也太貴了吧
SBIG附了基本的軟體, QSI則要另購 (雖然還是會買些其他軟體)
所以偶還是選了SBIG, 從下訂到收貨約四週 (free shippment)
另,不一定要找老美, 亞洲的經銷商也可以問問哦
(digital camera這招要學起來)
作者: wenjehpeng    時間: 2010-10-18 18:52

下載時間太長真會影響到的是有內建導星晶片的SBIG CCD,
因下載時導星亦會停止 若不設定delay 時間的話
導星停止 30 星點可能會脫線
作者: winson    時間: 2010-10-18 21:09



QUOTE:
原帖由 arthur 於 2010-10-18 12:22 發表
...另,不一定要找老美, 亞洲的經銷商也可以問問哦
(digital camera這招要學起來)

這招沒用,我的STARFISH就是寫digital camera,報關行打開看說沒見過這種數位相機,還是照課稅...
作者: wenjehpeng    時間: 2010-10-18 23:17

[quote]原帖由 HJL 於 2010-10-17 21:34 發表



2. 耗電量較 SBIG 的少(1.8A vs 3A),萬一要用電瓶推動,氣會比較長

我的11K面積是ST8300 4 耗電量只4 amp 不知為何ST8300會比較耗電
QSI 583 8.3mp說明 是在, max cooling, max fans and filter moving
耗電1.7A不知啟動後溫度穩定時SBIG耗電會不會比較少
希望我的11K一個晚上一個電池可撐的過去 不然又要買發電機實在太麻煩
作者: mack    時間: 2010-10-18 23:36



QUOTE:
原帖由winson於 2010-10-18 21:09 發表
這招沒用,我的STARFISH就是寫digital camera,報關行打開看說沒見過這種數位相機,還是照課稅...

有用啦,我寄過韓國美國都因此沒被課稅。而且如果被課稅,可以提出證據
要求適用你主張的稅則,進而退稅。
作者: arthur    時間: 2010-10-19 00:05



QUOTE:
原帖由 wenjehpeng 於 2010-10-18 23:17 發表
原帖由 HJL 於 2010-10-17 21:34 發表

2. 耗電量較 SBIG 的少(1.8A vs 3A),萬一要用電瓶推動,氣會比較長

我的11K面積是ST8300 4倍 耗電量只4 amp 不知為何ST8300會比較耗電
看QSI 583 8.3 ...

有趣有趣, 耗電應該可以以相同條件實測PK一下
作者: HJL    時間: 2010-10-19 08:28



QUOTE:
原帖由 wenjehpeng 於 2010-10-18 23:17 發表
我的11K面積是ST8300 4倍 耗電量只4 amp 不知為何ST8300會比較耗電

數位相機裡面,CCD 耗電所佔的比重很少。恐怕其他的各種控制電路,耗電更多。

這款數位相機也是用 Kodak KAF-8300,也可以冷卻到環境以下 40C,整體耗電
卻只有 12V 1A:

http://www.starlight-xpress.co.uk/products_files/SXVR-H18/SXVR-H18.htm

CCD 面積與整體耗電量是無關的,重要的是週邊支援的電路如何設計。
作者: winson    時間: 2010-10-19 16:19



QUOTE:
原帖由 mack 於 2010-10-18 23:36 發表


有用啦,我寄過韓國美國都因此沒被課稅。而且如果被課稅,可以提出證據
要求適用你主張的稅則,進而退稅。

瞭解,原來我又被國家ㄠ了...
作者: khchang    時間: 2010-10-19 17:01

這是真的!!

我們公司最近進口真空鍍膜機,以往都要被科20%以上的稅金
但是剛好接到LED反射強化膜的生意
稅金被review時,舉證鍍膜機是生產LED晶圓用的機器
當場變0%
作者: arided    時間: 2010-10-20 23:49

以CCD耗電量來說, 建議不要太相信&lt;2A的說法. 因為就要冷到-40C ambient, 尤TEC 12706來看就得要3A/6V, 轉成用PWM做法, duty ratio ~67%(以我QHY9 -30C-11C ~-41), 所以power最少也要18x0.67=11.52W, 所以就純TEC冷卻就將近12V, 1A電流耗在上面.

至於USB IC最少要0.5W(standby), 12MPBS (1.5W), 480MBPS(3W), Filter 步進馬達動時2.5W, 靜態時0.4W, CCD quinscent(動態) current 2.5V/1uAx8M~2.5W. 曝光時會降到0.2W, 如果再外加PWM+IO+FPGA+Verticle driver+ horizontal timer ICs 最少就要3W(standby), 6.8W(operation). 快門開時1.1W, 關閉靜態0.24W.  所以以QSI估法正好20W power margin有點不夠:
Senario 1: CCD曝光:
TEC (11.5W) + CCD 0.2W, + USB 0.5W + peripheral ICs 3W + Filter 0.4W + Shutter 1.1W = 16.7W

Senario 2: 轉filter時:
TEC(11.5W) + CCD 0.2W + USB 0.5W + perpheral IC 3W + filter 2.5W + shutter (0.24W) = 17.9W

Senario 3: 讀CCD data &gt;=2x2bins 時:
TEC(11.5W) + CCD 2.5W + USB 1.5W + pheripheral 6.8W + filter 0.4W + shutter (0.24W) =22.942W

除非QSI很神,不怕CCD結霧, 就不用額外的0.8W heater. 這樣可以少個1W左右的功耗. 所以功率要少於20W的CCD設計只能說他很強(or換掉不少IC如以FPGA換成 CPLD, high speed USB, 感覺跟台灣style很像cost down down down...)!
因為要硬體2x2bins就得用到FPGA, 這顆IC功耗就超過2W了.  換成 CPLD or 軟轉,傳輸速度就不會快到1x1bin的1/4速度. 如果再加電源轉換的功率85%(12V->15V, -15V, 5V, 3.3V, 2.5V, 1.8V), 總耗功會更大. 建議林醫師買第二顆電池.

我用電表量qhy9 在ambient -30C時, 曝光耗能約1.8A/12V, 讀CCD的時候1x1bin slowest mode 2.2A/12V.轉filter時1.78A/12V.

還有控制軟體也差, 用原廠的軟體控溫就比用MaxImDL控溫還可以省個7%(67% vs 60%) PWM將近1W的TEC功耗.

[ 本帖最後由 arided 於 2010-10-20 23:52 編輯 ]
作者: HJL    時間: 2010-10-21 00:31



QUOTE:
原帖由 arided 於 2010-10-20 23:49 發表
除非QSI很神,不怕CCD結霧, 就不用額外的0.8W heater

QSI 把 CCD 放在氬氣充填的密室內,隔絕熱導,達到防止結霧的目的。因此沒有用到 heater。

TEC 耗電 12W。

QSI 的網站寫得很清楚:

http://qsimaging.com/500engineering.html
作者: arided    時間: 2010-10-21 07:04

那他的TEC大概是用高效率的07103 or 12703 3V系列的. 但是就databook上來說要冷卻到-38C ambient也要15W. 真不知道它是怎麼減少那3W的...:p 加上2nd PWM 不過他裝上了CPU散熱器常用的導熱管, 這樣可以增加一點散熱效率(-3~-5C). 但是要看導熱管內部一體的材質, 如果是水酒精混合液的化, 在chip溫度低於25度C反而效率會變差. 就代表說除非你要一值冷卻到ambient -40C, 讓TEC熱面可以一值維持在25C以上, 如果TEC熱面維持在10C,如冬天的山上氣溫0C時, TEC熱面就常到10C左右. 導熱管散熱效率不佳. 建議就直上ambient -40C! 不過就一定不能用電池供電了..
作者: HJL    時間: 2010-10-21 07:56



QUOTE:
原帖由 arided 於 2010-10-21 07:04 發表
那他的TEC大概是用高效率的07103 or 12703 3V系列的. 但是就databook上來說要冷卻到-38C ambient也要15W.
真不知道它是怎麼減少那3W的

氬氣充填的設計,應該就是您這個問題的答案。

CCD 前方不需要加 heater,表示隔熱(冷)好,連帶使後方的 TEC 不必滿載工作。
當然降溫時需要 100% 工作,但是到達指定溫度後,因為隔熱效率好,冷卻電路
即可降低輸出,只要負擔散去的熱(冷)即可。前一陣子在 +25C 的環境拍攝,
維持在 -15C 整夜,TEC 工作負荷都顯示在 65% 左右。把 QSI 583ws 放在 +8C
的冰箱冷藏室,降到 -30C 以後,負荷都維持在 59% 左右。

前方需要用 heater 的設計,代表隔熱(冷)的效率較差,除了要加 heater,還要讓 TEC
更接近滿載工作,有點像蠟燭兩頭燒,自然比較耗電。
作者: silentNight    時間: 2010-10-21 12:49

未啥要裝heater除霧
TEC本身就會產生很多廢熱可以將廢熱導到
CCD前室增加溫度就可以了,至少FLI是這樣幹的
多一個heater還蠻吃電的
http://www.tanaka-opt.co.jp/image/heat-conduct.gif
作者: HJL    時間: 2010-10-21 14:04



QUOTE:
原帖由 silentNight 於 2010-10-21 12:49 發表
未啥要裝heater除霧
TEC本身就會產生很多廢熱可以將廢熱導到
CCD前室增加溫度就可以了,至少FLI是這樣幹的
多一個heater還蠻吃電的

有的冷卻 CCD 就有結霧的困擾,此時加裝 heater 大概是唯一的選擇。
SBIG ST-8300 就有這個困擾,因此 SBIG 還提供除霧電熱裝置,讓用戶
自行安裝:

http://www.sbig.com/pdffiles/8300Heater.pdf

雖然比較耗電,但那一點電不算什麼,能夠除霧能夠繼續拍照才重要
作者: mack    時間: 2010-10-21 14:42



QUOTE:
原帖由 silentNight於 2010-10-21 12:49 發表
未啥要裝heater除霧
TEC本身就會產生很多廢熱可以將廢熱導到
CCD前室增加溫度就可以了,至少FLI是這樣幹的
多一個heater還蠻吃電的

也許就只是理論跟實務還是有差距的。如果能在那樣的空間及合理的成本
下可以做到的話,那些廠商也不會裝heater了。

FLI並沒那麼幹,至少體積較小的Microline不是。我訂Microline時因為我是在
濕度較高的台灣使用,在原廠建議之下,我也選擇在Camera Window上加
裝了加熱絲。

作者: silentNight    時間: 2010-10-21 17:57

原來如此,所以日本那張圖不代表任何意義了
長知識了
這樣有幾家目前把電熱線列為選配的?

[ 本帖最後由 silentNight 於 2010-10-21 17:58 編輯 ]
作者: arided    時間: 2010-10-23 01:41

看起來qhy9的heater簡單且有效率多了, 用8顆1Ohm SMT電阻串聯起來的1.8W heater. 放在環繞CCD電路板上.

回林醫師: 以前在抽超高真空時, 那時候只有三種氣體抽不掉, He, H2, H2O. 所以只能把真空腔體外加heater到100C以上. 才能除掉一部分H2O. 所以水是宇宙中第三會鑽的分子, 充氬充氮充氦密封在加上強力乾燥管吸水都只是短時間的(~5yrs). 我認為qsi因為常常在做工業級的ccd所以把工業耐不同環境下的使用都考慮進去, 是很先進的做法.  但是一般工業用ccd壽命才3年(最少在實驗室跟fab), 過了middle life以後就買顆新的換上去.

還有軟體的support非常重要. 最少買sbig不用再多買其他軟體來取data. 其他品牌要多US$499買套maximdl. linux有很不錯的ccd data acquire softwares 但是一般用戶不會輕易上手使用.




歡迎光臨 台灣業餘天文攝影愛好者論壇 (http://astro.freebbs.tw/) Powered by Discuz! 5.0.0